为深化育人工作实效、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,助力学生工作队伍高质量建设,11月4日,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辅导员工作经验分享会。副校长周凯猛、学工处副处长朱广洲及学工系统全体成员参会交流,会议由副校长周凯猛主持。本次分享会以“角色转型与能力提升”为主题,通过赛事经验交流、培训感悟分享等多种形式,共同探索辅导员工作创新路径。

会议邀请两位“最美学生工作者”获得者——郑蓉蓉和李扣云,他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参赛心得与实践收获;同时,还邀请参与“创新创业培训”的毕世舒、王云舒,他们向大家传递了培训期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感悟。

郑蓉蓉老师围绕“最美学生工作者”的评选经历展开分享。她表示,这场比赛促使她重新审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,实现了从“事务管理员”到“成长赋能者”的转型。在备赛过程中,她通过班情熟知、案例分析等环节的深入打磨,深刻体会到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
李扣云老师将参赛经历视为一次“实践式成长”。他表示,比赛不仅坚定了自己“以生为本”的工作信念,也让他清晰认识到自身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。未来,他将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学习,推动学生工作从“管住不出事”的基础层面,向“引导学生主动成长”的更高层次升级。

毕世舒老师分享了参加SYB创业师资培训的体会。她介绍,SYB课程涵盖十大系统模块,并采用互动性强的参与式教学方法,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实用工具。她建议将这些方法灵活融入主题班会、就业指导等日常工作场景,切实提升育人实效。

王云舒老师则强调,SYB培训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传授创业知识,更在于系统训练思维方式。她提出,应打破学科壁垒,融合多领域知识,将培训中的赛事经验转化为日常学生工作的创新实践,从而增强育人过程的针对性和创新性。

副校长周凯猛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学生工作要始终坚守“以生为本”的核心,用真心、真情和真爱去影响和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。他要求全体学工人员充分吸收和转化本次分享会的成果,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,持续深化育人改革,提升工作质效。
本次辅导员工作经验分享会为全体学工人员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,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意识。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持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。

版权所有: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备 10048023号-1
公网安备 32092402000211号